第(1/3)页 舆论,还在慢慢发酵着。 在网络的时代里,当一个事件引起了舆论关注的时候,就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讨论中,近而让舆论持续不断的发酵。 媒体的参与、网络媒体人的参与,带来更多的分析报道,也就会让更多的人关注,让舆论变得更火热。 作为舆论指向的中心,东港大学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。 东港大学是国内顶尖的高校之一,放在国际上都有一定的影响力,学校本身就很具话题性,当舆论慢慢发酵以后,好多学校里的教职工、学生都参与进来,并加入到‘质疑’的行列中。 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王浩的成果太大了。 换做是一个普通的教职工被高校解聘,多数人知道也根本就不理会,东港大学拥有五千多教职工,一个普通教职工真的很‘渺小’,因为某件事被大学解聘,真的只是一件小事而已。 王浩就不一样了。 他来到西海大学后完成的几项成果影响都很大,‘阿廷常数’的研究被认为是最顶级的数学成果,他本人也被认为是国内的‘数学之星’,预定的未来‘菲尔兹得主’,而刚完成的梅森素数研究,连续找到几个梅森素数,被国际媒体不断的报道,影响力比‘阿廷常数’的研究还要大。 国内外媒体都开始用‘王氏猜想’来形容他对梅森素数研究的成果,国际数学会都在等待着成果的正式公布。 这就让解聘王浩的东港大学,似乎是沦为了高校圈的笑柄,他们竟然因为一个‘未经详细调查’的实验数据错误,就解聘了一个前途无量的天才数学家。 不管数据错误是不是王浩的原因,对东港大学都是负面影响。 更何况,舆论普遍认为其中肯定有问题,否则为什么会没有详细调查,就把问题归在一个刚进入实验室三个月的助理研究员身上? 助理研究员,说白了就是实习生啊,一个项目出问题,竟然归在实习生身上? 肯定有问题! 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下,第二天早上东港大学领导层,就在教务楼组织开了个内部小会。 其中职位最高的就是东港大学副校长董锦,他是大学内实权最高的副校长,同时也在市里任职委员,平时工作还是很忙碌的,但学校发生这么大的事情,还是抽出时间过来解决问题。 作为东港大学的实权副校长,董锦对事情本身并不了解,材料实验室出现的问题,可以说就是内部研发的问题,和其他没有牵连,而学校一个小小的讲师被解聘,也根本不可能让他留意到。 现在就不一样了。 这个小小的讲师完成各种成果,有了很大的学术名气,放在国际上都有一定的影响力,也给东港大学带来了巨大的舆论压力。 董锦知道必须要出面了,否则学校的声誉肯定会受到很大影响。 这是有关实验室事件的会议,材料实验室的主要负责人陈建林、马文钧都被叫了过去,只有周晓龙则是因为请假不在没有来参与。 因为是内部针对事件的会议,就没有那么多繁琐的开头了。 等人来的差不多了,董锦直接就问向陈建林,“陈教授,你来说说吧,这个事情具体是个什么情况?到现在,我还只知道网上说的那些。” 其他都看向了陈建林。 陈建林带着凝重站了起来,严肃的说道,“我们也注意到了外面的舆论。但是事情本身是没有问题的,研究是我主导的,后来就发现了初始的实验数据错误。” “这个项目上负责数据工作的,主要有两个人,一个是马文钧教授,另一个就是王浩。” “是王浩教授。”宣传科的主任提醒了一句。 现在召开的是内部会议,但若是被传出去,说东港大学不尊重王浩,也许就会引起新的舆论问题。 “抱歉,是王浩教授。” 陈建林也更正了一下称呼,继续道,“这个项目上,王浩就是负责计算工作,马文钧教授负责数据分析,我们内部调查,综合最初的实验数据,发现就是在提交分析的数据上出错的,而且不是一个错误,是一系列的计算错误,正因为是这样,所以事情才会发酵传到媒体上被报道出来。” “记得当时,学校也是迫于压力才解聘了王浩教授。” 教务主任黄益春跟着点了点头,“这个事儿是有的,数据错误很严重,还传到了媒体上被报道出来,所以我们才开会决定解聘王浩教授。” 董锦看向了马文钧,“马教授,你来说说。” 马文钧站起来道,“是这样的。我在材料实验室,主要负责数据分析,详细来说就是数据挖掘得出结论,以引导实验继续展开,需要根据提交上来的数据来工作。” “如果提交上来的数据出问题,那么我的工作,根本就没有任何意义。” “三个月的时间啊,投入了很多的精力,当时说数据出错的时候,我也很难受……” 马文钧做了简单的陈述。 有陈建林的解释以后,事情和他就没关系了,他就需要表达一个‘正常实验参与者’,对于实验数据错误的郁闷。 接下来有几个参与决定解聘王浩会议的人,分别说了当时的情况。 董锦综合了所有内容,综合考虑了一下做出了决定,“既然是这样,那就调查吧。” “我们找经费方,再邀请外校的专家,成立一个针对事件的调查组,实验室那边,你们要完全配合,其他人也要配合调查。这样也能对舆论有个交代。” “实验室这边没有问题。” “教务这边也没有问题,我们都是根据情况做出的决定。” 其他人纷纷表态。 会后,一群人出了教务楼,花坛边正巧碰到了潘卫国。 潘卫国扫了一眼人群,立刻就注意到黄益春,下意识就是一句,“黄益春?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