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杨遇安说到这里,杨氏一家已经彻底听明白了。 他这是要拿自己当诱饵,吸引柔然人发动总攻! 这固然依旧可能导致杨氏子弟死伤惨重,但人家陆大郎不也没有置身事外,反而留下同生共死么? 而且不得不说,对方这个思路,确实有可行性。 所以诸杨顿时无话可说。 杨遇安趁势又道:“至于杨司马你,可以带上一两位子侄辈,先行回城。” 杨元寿闻言顿时笑骂:“怎么,你陆大郎不贪生,老夫就怕死了?” “非也非也。”杨遇安接着解释,“虽说七国之乱,周亚夫居功至伟,梁王刘武也有苦劳,但可别忘了,这两位之所以能通力合作,是因为背后还有一位汉景帝统筹调度,调解双方矛盾。” “我这个方略想要落实,少不得镇城、西堡方向的全力配合。譬如营造出一副来救援陆某的姿态,以迫使蠕蠕不得不提前发起总攻……” “杨司马既熟悉武川镇一切军务,又熟悉东堡前线实际情况,由你回去协助镇将居中调度,最合适不过!” 杨元寿听到这里,终于没再反驳,而是仔细盯着面前年轻人,想看清他的真伪。 想看看他到底是真有这种以身诱敌的大魄力,还是只为了忽悠他们杨氏一家留下而故作姿态。 不过见对方一副气定神闲的模样,想到对方这段时日来到表现,若真的是故作姿态,那这演技未免太好了些。 至于这个计划本身,他倒是赞成的。 甚至还听出对方这个安排的潜台词。 杨氏子弟在此,杨元寿在城中必然不敢不全力相救。 而他陆克在此,西堡的魏二也同样不会怠慢。 看似小小调整了两个人的去留,实际将三个据点力量暂时拧成一一股绳。 “此子虽无军阵之才,但在庙堂谋划上,却未必没有作为。”杨元寿目光微闪,心中暗暗评价。 …… 杨元寿离开东堡前,叮嘱自己子侄无论如何,一定要全力保护好陆大郎。 他们一家今后的生死荣辱,全在此人身上了。 这之后,他没有带走任何一个儿孙,而孤身攀上东堡后方峭壁,沿着杨遇安来时的鸟径折返。 作为本地知兵的司马,这种小路他自然知晓。 如此翻山而走,到了某处下方东堡无法看见的角落,杨元寿突然停步回身,远眺身后,神色阴鸷而倨傲。 如果杨遇安在此,便会发现他面目已不是杨元寿的模样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