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0章人才啊-《全家都是穿来的,就我土著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大队长看向一个四五岁的小豆丁,嘴角抽搐:“王小二,你家大人呢?

    咋是你来了?”

    这家可真行,一个大人没来,安排一个四岁半的崽崽来。

    王小二奶声奶气:“家里没有人,就我自己,我来开会。”

    大队长:“……”

    真是……草(植物)了。

    他不去看那个一本正经的小崽子,说:“行,不管来多来少,大家听明白听不明白的,回家都跟家里当家的说一下。

    这一次老三在省城,又给大家争取了一个活儿。”

    这一说,立刻嗡嗡起来。

    大队长:“省城的煤场明年会进行更新换代,到时候会淘汰一批篮筐。

    淘汰了旧的,就得进新的。

    这个活儿,被老三和袁知青拿下了。

    大家回家尽快商量一下,谁家要参与。

    但是有三点,丑话我也说在前边。

    一是想要参与的,一定要保证质量。

    否则,别怪我不顾同乡的情面。

    二是,这个活儿就是为大家冬天清闲找的,也是希望大家能在冬日农闲里干,等开春种地,谁要为了挣这个钱不好好干地里的活儿,以后村里有啥好处也就不用想了。

    三是,这个活儿是到明年五一才交货,钱肯定也要那个时候。

    追着我屁股要钱也得等!不想干可以不参与。

    其实你们不参与,公社才高兴呢。

    当然,我相信大家也知道,这次一起去省城的,还有公社的同志。

    那边儿可是恨不能挖墙脚。”

    “大队长,咱们能干好,绝对不能让公社挖给其他大队啊!”

    “对,他们可别想这个好事儿,这是咱们大队找的活儿,凭啥给他们,他们大队干部呢?

    不能这么不要脸。”

    “要是敢捣乱就锤死他们……”

    大队长:“行了,大家不用多说,事儿就是这么个事儿,自己去回家商量。”

    大家都像小蜜蜂一样嗡嗡嗡,不爱走,有那小孩儿来的,使劲儿记住这个话,嗖嗖的就掉头跑,准备锁门上山找大人,还有那小不点,像是才四岁半的王小二,那是掰着手指头记,生怕自己记差了。

    他可是个能干大事儿的人了。

    还有一些岁数大的和一些妇女,就忍不住在仔细问一问了。

    大队长很有耐心的解释:“要大框。”

    他指了指站在一旁的王小二,说,“基本上要两种的,一种是高一米宽两米那种长筐,最起码能装两个这么大的崽。

    在一种就是挑菜那种篮筐,不过至少得三四个大。

    两个人能抬那种。”

    又有人问到了大家最关心的问题,价钱。

    是的,这才是重中之重。

    大队长看向了许老三,还别说,他还真把这个事儿忘了。

    许老三:“价格不算高,一毛二一个。”

    七叔公震惊:“这还不高?

    这很高了啊!”

    他们农村人,特别是老人,哪有不会这个的?

    但是平日里哪有人买这个东西啊!就是有小年轻不会的,也不过就是给一把葱一把蒜的就能跟他们换一个。

    现在,一毛二!

    七叔公看着许老三的眼神儿,跟看人参娃娃似的,满眼都是笑:“老三啊,你这孩子,了不得。”

    他竖起大拇指,深深感慨:“你说你咋就这么能呢?”

    他人虽然老,但是可是很有见识的,他晓得外头肯定不容易。

    许老三微笑:“袁知青那边有熟人引荐,我这边儿脸皮厚一点。

    您知道,脸皮厚吃的壮啊。”

    七叔公哈哈大笑。

    许家屯儿立刻又陷入一团火热,而此时公社的田副主任正在跟公社书记和镇长汇报工作。

    当然,除了这二位领导,还有他的顶头上司郑主任。

    四个人坐在办公室里,田副主任认认真真:“这一次出差有些困难,但是总的来说,还算是顺利的。

    省城那边不太吃的下咱们这么大的量,而且他们也有意扶持当地的农民开展种植。

    不过经过我晓以利害,他们最终还是松口了。

    但是这个价钱,就不太高了。

    他们能给出来的价格是四块五,一年五批,每一批是三百斤。

    这是他们能收购的最大量。

    初期合约,他们也只能签订一年。

    从明年一月份开始。”

    于书记:“他们许家屯儿大队今年卖多少?”

    田副主任抿抿嘴,说:“他们一年也是五批,一批一百六十斤左右。”

    于书记皱眉:“这他们就占了一半儿了,剩下的量根本就不足以分散到其他大队了。”

    郑主任:“确实,不过他们有底子,你也不能不让人家养吧?

    本来就是人家先起头的。”

    这个不是他向着许家屯大队,只是相比于整天要公社帮助的其他大队来说。

    这种能自力更生的,更得他的心罢了。

    毕竟,他还管着钱呢。

    越是管钱的,越是懂的钱的重要。

    于书记看向田副主任:“就不能在争取了?”

    田副主任:“这已经是我能争取的最大量了,我们都详细打听过了,购销社应该都是供应到省城的药厂。

    其实我们如果能直接供应给药厂,肯定会更好一些。

    但是省城药厂是绝对不会跟我们接触的。

    像是药厂这种企业,那是有很严格制度的单位。

    就是本地人都不可能往里面卖东西。

    我们同去的知青同志就是省城人。

    所以这个事情还是很可信的。”

    于书记点头:“对,许家屯汇报过,这次他们会安排两个人陪同,其中一个就是知青。

    说起来,他带知青干什么?”

    一提到这个,田副主任表情瞬间一言难尽。

    几个人侧目:“怎么了?”

    田副主任深深的吸了一口气,其实他觉得,自己这几天可没少受冲击。

    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气,说:“他带知青是为了找活儿。”

    几人:“?”

    田副主任语速快了不少:“那个知青是省城人,他爸是煤场的领导,我们一下车,人家就已经在车站等我们了。

    中午还请我们在国营饭店吃了一顿饭,说是感谢我们照顾他小儿子。”

    “这不是还成吗?”

    郑主任觉得,有这好事儿还不高兴?

    那可是省城的国营饭店,他还没吃过呢。

    田副主任:“我没说不成啊,关键是这饭吃的,我好几次差点噎到啊。

    你们不知道,我就没见过那么脸皮厚又会拍马屁的人。

    许建云一见袁知青他爸,上去就叫哥。

    那老头儿,比我们主任都老。”

    郑主任:“……你这么说我就不爱听了。”

    田副主任赶紧咳嗽一声,继续说:“对不起对不起,然后人家说,你这么年轻该叫我叔。

    你知道许建云同志说啥!你们都猜不到!他说,您这么年轻,要叫您叔不是占您便宜?

    唉我去!那老头儿五十开外地中海!这样的假话他都说得出口,然后他就夸啊,夸老头儿有见识有能力有水平,夸袁知青年轻有为学富五车,啥好听说啥,我听得都要起鸡皮疙瘩了。”

    于书记几人:“……”

    郑主任倒是抓到了事情的本质:“那他想干啥?

    找什么活儿?”

    田副主任:“袁知青他爸工作的煤场说是明年可能要淘汰篮筐,老头儿就是吃饭的时候顺口一提。

    这不,就被许建云巴上了。

    他和袁知青两个人一唱一和的糊弄过去了。

    这就定了一千个。

    说是明年五一交货。”

    于书记三人:“……!”

    于书记:“同样是做人,差距怎么这么大呢!你咋就不能主动点?

    他们村……有那么多人会吗?”

    田副主任:“有个屁啊!他说只要有一个会的就成,反正可以互相教。

    先把活儿揽手里。”

    于书记:“……”

    “对不起对不起,书记,我不该讲脏话。

    我就是觉得这人鸡贼。

    他还说让这些人农闲的时候有活儿干,就不至于东家长西家短的扯屁。

    又能赚钱又能省事儿。”

    田副主任觉得,这话真是没错啊。

    要是大家都忙着挣钱,哪里还有什么矛盾。

    于书记真是痛心疾首,他看着田副主任,说:“你说你,你也一起去的,咋就不长这个精神呢。”

    田副主任:“……我做不到啊!他真是可能拍了。”

    他也是见过马屁精的,但是没见过这么明显的,丝毫不觉得不好意思啊。

    于书记:“那你跟收购站谈收购,他帮忙了?”

    田副主任:“他倒是没参与太多,不过他给收购站王主任带了一些土特产。

    土鳖的事情主要是我再谈,他们谈的是纸购物袋,还捎带要了本子。”

    于书记又皱眉了:“送礼?”

    如果是这样,问题就大了。

    这要是这么说,田副主任就摇头了:“也不能算,就是蘑菇酱,辣白菜咸黄瓜还有咸萝卜豆干什么的,都土特产。

    再说他也不是说送礼,就说好久没见了,晚辈给长辈带点礼物。

    我看那个王主任很稀罕他的带的小菜儿,都没管我们也在,当场就吃了一块辣白菜。

    辣的只喝水,还叫好。

    他还说,让许老三年前再给他邮点,他就稀罕那一口儿……”

    于书记:“……”

    不是说省城的人民生活的更好吗?

    这咋就这样的见识?

    不过这么一说,他倒是也放心了,真“土特产”就没问题,他最怕的就是下面的人犯错误。

    这些什么萝卜黄瓜的咸菜,说破天了,也不值一提。

    郑主任:“你就别管那些了,咱们还是想一想,这三百斤,怎么分配吧。”

    于书记:“许家屯保一家一斤,其他大队安排给贫困户。”

    “那还有别的大队已经搞起来的……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