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三十八章 战或不战?-《三国小兵之霸途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江陵官府大殿堂上,刘表帐下的文官武将,你一言我一语,像是一个市集一样,喧嚷着要与刘易决一死战。

    特别是以祭家为主的一众将领,他们无一不愤慨的大声宣示非要与刘易一战不可。

    说实在,刘表帐下,许多的战将的确是满心憋屈,不少人已经对刘表的软弱有点不满了。自从刘表上任荆州刺史以来,采取了一系列政策,让荆襄地区的各大家族都得到了不少好处。捞足好处的各大家族,实力扩张自然就是很快了,要不然,荆州现在也不会有几十万的大军。

    拥有几十万大军,却一再受刘易所胁,是谁的心里都会觉得有点不太平衡。不少人都觉得刘易也太过欺人太甚了。

    许多人都是这样想的,先,刘易本就不应该再在荆州地区拥有一个什么的基地,洞庭湖新洲,应该交给荆州刺史刘表来管辖才对。可是,刘易非但不把新洞庭湖新洲归还刘表的统治,还处处做出了对荆州官府的对抗态势。这个也算了,最让一些人忍受不了的是,刘易简直就把洞庭湖新洲当作是他的后花园,说来就来说去就去,平时,军队在洞庭湖新洲和洛阳、宛城之间来来回回。仿似就把荆州当作是刘易的地盘似的,军队都可以在荆州全境想来就来想去就去。

    许多时候,不少将领,看着从他们眼皮底下经过的军队,也很想与刘易的军队决一高下。想给刘易的军队一点颜色看看。

    再然后,不少人都觉得刘易实在是太过份了,持着击败黑山张燕、董卓、匈奴大军之威势,硬是向刘表索要了上百万石的粮草。上百万石之多啊,想想这里值多少钱财了?谁甘心白白的送给了刘易啊?

    只可惜,他们也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,并没有看到一旦以刘易交战之后的后果。

    当然,也不是全都是一力主战的,大部份掌握着荆州实权的人,他们都看到了一旦与刘易开战之后。他们未必可以战胜得了刘易,如此,深思熟虑之后,像刘表、荆家的人,都选择了妥协,没敢与刘易交恶开战。

    可是,现在的气氛有点不妙啊,他们都把握不准刘易不停的打军队开付洞庭湖新洲有何目的,他们都担心。担心刘易要攻取荆襄地区,这个是他们任何一个人都难以接受的。

    荆襄地区的士族豪门。其中都有一些出色的子弟,有不少才华出众,见识广泛的子弟,他们都对新汉朝的一些法案有着不少的研究,他们现,如果荆州被纳为新汉朝的统治的话,就将会对他们的这些士族豪门产生巨大的冲击,会让他们的家族损失极大的利益。所以,无人想归顺新汉朝。如果,刘易当真的要攻取荆州的话,他们是不可能真的不对抗,真的不与刘易开战。

    刘表待下面的人泄了一阵劳骚之后,神色冷峻的道:“好了,大家先安静,今天。召大家前来,最主要的就是要搞清楚刘易到洞庭湖来有何目的,并不是和大家商议和刘易开战的事。”

    “可是主公,现在刘易调拨了大军到了洞庭湖。其人的狼子野心早已经昭然若揭,都到了这份上了,我们还能让他在我们的势力里面搞风搞雨么?再如此下去,天下人还以为荆州是他刘易的呢。”蔡瑁的眼睛闪着一种仇恨的光芒,伏在堂上对刘表道:“主公,刘易一而再的向我们挑畔,他还派人来向蔡某的水师大军下了解散令,这不是欺人太甚么?他以为他是谁?我们荆州的军队,何时轮到他来指手划脚?他还真的以为我们不是他敌手,不敢与他一战么?臣请主公下令,命我荆州大军马上全面动员,做好与刘易决战的准备。”

    “德珪!”刘表瞪了蔡瑁一眼,沉脸道:“别动不动就谈开战,若能战,我们又何必要送刘易粮草以息兵戈?某自领荆州以来,一直都是以治为本,力求把荆襄地区治理好,如没必要,绝不能把战祸引到荆襄地区来。我们荆州有军数十万,论兵力,不比刘易差,可是,诸位想想,我们之兵,岂可和刘易之兵相比?刘易可以悍然进攻上百万的黑山军,并战而胜之,又可力伐董卓大军,再灭匈奴大军,由此,足见刘易大军的战斗力。若与刘易开战,不知道德珪有几成胜算?”

    “这个……”蔡瑁顿时语塞,伏地不语。

    要是有十足胜算的话,蔡瑁又岂有奏请刘表全面动员与刘易交战呢?平时,他的水军在江河上碰到刘易的水军,对方一再挑畔之下,他都没敢下令与刘易的水军交战。由此,就可见他心里并没有和刘易交战并胜之的信心。

    “既然没有信心打败刘易,那现在大家吵嚷嚷着和刘易开战有什么意义?最要紧的,便是搞清楚刘易到洞庭湖来有何目的,是否是铁了心要谋取我们的荆州,若真是那样,我们就算是没有战胜刘易的信心,也势必要与刘易一战,可是,如果刘易并非是谋取我们荆州,那么,我们又何必妄起战端?”刘表一脸平静,让人看不出他的想法,平淡的道:“我们荆州富裕,可养大军,眼下,若能免战端,我们再埋头展几年,训练出精兵,到时候,便不再惧刘易了。”

    “主公。”伊籍此时出列道:“伊某出使洛阳,根据所闻所见,心里倒也猜出八、九分刘易此次到洞庭湖来的目的。”

    “哦?机伯,那你快说说,那刘易是否当真要谋取咱的荆州?”刘表见是自己这个同乡,赶紧问。
    第(1/3)页